2010年10月21日 星期四

請探討資訊融入(應用)教學的模式, 並說明您的看法

、教學的應用:
()教師製作可供學生使用之教學網頁:
把學科教材以及課程中所需補充參考資料製作成網頁模式後上傳,在網路上呈現,可作為學生課前預習、課中補充及課後複習之用,也可讓家長上網瀏覽,了解學生學習狀況,時間可彈性調配,且空間不受限制。
()教師製作輔助教材供課程教學使用:
教師在課前收集課程相關網站資料,或直接編輯、或進行網站位址超連結,作為教材補充資料用。學生不只可從中學習到學科知識及相關補充教材,更可充實相關資訊學習能力。
()利用網路建構協同教學平台:
領域內各科教師可利用虛擬網路,或線上教學系統的整合,建構起領域內協同教學的平台,進而尋求領域之間的架構整合,構築出適合教師教學、學生學習的資訊學習鷹架。
()教學後學生互動學習:
1.利用虛擬網路進行學習及互動:懂得辨別創新且可用的正確資訊,搜尋所需線上資訊,並利用WEB傳遞資訊,培養學生獨立學習、統整、清楚思辨的能力。
2.應用線上互動討論:教師指導學生利用線上教學及討論的方式,討論相關的學習議題。教師可適時登入線上進行補充說明及教學補強,並可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,強化與學生的互動及溝通管道。
3.線上測驗評量:利用線上評量的即時性及彈性,教師可了解學生之學習歷程及結果,並可隨時發現學生學習盲點及困難瓶頸,進行診斷性評量及個人補救教學。
4.學生自主學習:學生依照異質性原則分組進行合作學習,利用課餘時間,上網找尋課程中有興趣的主題或系列學科課程,進一步深入探討,再配合線上及實際討論歷程,做成專題研究或讀書報告,輔以教師的指導及諮詢,進行修改,進而成案。藉由學生的線上自主學習,可培養學生獨立研究、以及搜尋資訊的能力。





在現代科技化的世代
利用e化教學是相當方便的
且可以促進師生間的互動讓學習更多元也更豐富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