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多媒體 ( Multimedia ) 』是近年來最時髦熱門的名詞,從科技界、電腦界到傳播界、教育界,無廣不充斥著它的影響力。當人們接受多媒體且它已逐漸進入整個社會、乃至於家庭生活,成為無所不在的話題時,一般社會大眾對於多媒體的定義仍然感覺模糊不清,各專業領域對於多媒體的定義和內涵亦各有不同的解釋 ;如當資訊工程界提到多媒體,可能較偏向於多媒體的硬體設備,電腦軟體界司能較偏重於多媒體的軟體發展、使用與程式語言的撰寫,而教育界提及多媒體則往往偏重於多媒體的教材呈現、內容結構及學習成效,至於休閒娛樂領域中所謂的多媒體其實是指多媒體光碟的節目片 (Titles)。
我們先介紹電腦多媒體的定義,並釐清一些與多媒體相關而易滋生混淆的名詞與慨念,再分別從幾個不同的面向來探討多媒體的多元觀念。
多媒體相關名詞釋義
多媒體,具體而言,是結合了許多種類型的媒體元素,包括影像、聲音、及文字,而最重要的是藉由電腦來掌控呈現,因此更精確地說,應稱之為『電腦多媒體』。而多媒體一詞卻極易與『多元媒體 (Multiple Media )』、『幻燈多媒體』(或可稱為傳統多媒體) 混為一談,在文義上,它又常與 『超媒體 ( Hypermedia)』混淆不清。因此,在正式介紹多媒體之前,必須先就『多媒體』 做一明確的定義,並釐清這些基本觀念。
媒體(Media )
在瞭解多媒體之前,首先去掉 『多』 字,先來瞭解 『媒體』 是什麼?
『媒體』 又可稱為『媒介』,是介於中間來傳遞或溝通事物的一種東西或概念。就知識的傳播而言,媒體是用以承載並傳達訊息的物件,就好比一部卡車運載貨物,貨物比做訊息,那麼卡車就是媒體。然而通常就訊息而言,媒體可分為兩層涵意,一是承載訊息的基本元素或形式,如 : 文字、視訊(圖形、影像等)及聲訊(音樂、語言、音效);另一層涵意是承載訊息的設備,如 : 圖書、電視、幻燈片、錄音機等等。如果基於功能的不同,媒體又可分為 『教學媒體』與『傳播媒體』,前者包括透明投影機、幻燈機、錄影機、錄音機等 :後者則包含電視、廣播、電腦網路等。
電腦多媒體的定義眾說紛云,並不一致,不過在基本上,它可歸納為幾項條件:
1.可以呈現文字、圖形、照片、動畫、影片、音效及語音等不同型式的資料。
2.所有訊息皆轉成數位化的型態。
3.以電腦來掌控其播放呈現的方式和內容的安排。
4.具有與使用者互動的功能。
電腦多媒體的強大功能,與電腦數位化科技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。以往,各種用以傳達訊息的媒介都是各自獨立的。例如 : 欲閱謂文字訊息,必須仰賴於印刷的書本,要聽聲音訊息,必須靠錄音機 ; 要觀賞教學影帶,則須透過錄影機與電視 ; 欲觀看靜態影像,則有賴於照片或圖片 ; 各種訊息資料的讀取和呈現的方式不一,所需的軟硬體設備亦各有不同,若要將這些不同類型的資訊和設備整合為一套完整的系統殊為不易。然而,現今電腦科技的發展,已可將不同形式的訊息轉為數位化,形成一致的基本格式,並利用電腦來一體儲存或呈現所有資料,成為多媒體的資訊,對於各種訊息的整合及呈現帶來了極大的助益。
『電腦多媒體』 經常與幾個類似名詞相互混淆,因此必須加以釐清,這些名詞包括了『多元媒體』、『幻燈多媒體』、與 『超媒體』 。
『多媒體』 與 『多元媒體』
『多元媒體 ( Multiple Media)』或『多種媒體』、『多重媒體』,主要是指媒體的種類而言,為了達成某項特定的目的,而同時採用二種以上的媒體來呈現訊息,皆可泛稱為『多元媒體』。例如 : 老師為了某個單元的教學需求,在教室中使用幻燈機來播放幻磴片,又使用電視來播看教學錄影帶,並且又使用透明投影機來呈現教材,這整個單元就是多元媒體運用的實例。又如在展賢會場,經常同時以電視牆、投影機,加上音樂來展現主題,加強觀賞者的印象,這也是另一實例。多元媒體當然也有可能會與電腦搭配,例如 : 在展示會場,一方面在電腦螢幕上呈現內容,旁邊再用投影機打出文字綱要,或用錄音機播放聲音說明。這時,雖然有用到電腦,但它僅是 『多元媒體』 中的一種媒體,卻非由電腦來控制呈現所有的訊息,因此亦不能與電腦多媒體混為一談。
此外,許多媒體教室或視聽教室也經常有使用多種媒體的情形,例如 : 在教室中放置數台電腦,也置有電視機、錄影機、及其它的平面媒體教具 (如 : 黑板、絨布板等) ,教師可能先在黑板上講授某個主題,再讓學生觀看電視學習其它主題之後,再坐在電腦前使用電腦輔助教學軟體練習相關內容,這時,電腦成為教師所使用的諸多教學媒體之一,這種情形也僅能稱之為多元媒體,而不能稱之為電腦多媒體。
(二)多媒體的訊息種類
多媒體所能呈現與承載的訊息種類繁多,按其基本性質,可區分為下列的元素:
1.文字 : 意指本文 (Text) ,包括各種文字與符號。
2.聲音 : 可略分為以下三者 :
A、語音
B、音樂
C、音效
3.靜態圖像 : 按其性質與輸入方式,可略分為以下三者 :
A、圖畫 (圖片)
B、照片 (Photo)
C、幻燈片 ( Slides )
4.動態圖像
A、二度空間的動畫,簡稱二維動畫或2D動畫 ( Two Dimensions )
B、三維動畫或 3D動畫 ( Three Dimensions )
C、連續影像,也稱為視訊 ( Video ) 或影片。
而以上各種元素之來源和輸入、輸出的管道方式亦各有差異,其所需的設備因而有所不同:
l、文字:仍以鍵盤輸入為主,亦可用手寫輸入板或語音辨識系統,所需的軟體除了一般文書處理軟體相排版系統外,一般的繪圖軟體亦具有文字輸入的功能。
2、語音:可直接用麥克風輸入,當然須要具備音效卡和相關軟體。
3、音樂:可直接用CDROM光碟或其它形式的播放設備(例如:錄音機)連至電腦,將類比式的聲音轉化成數位式的格式儲存。
4、音效:以音效製作機或其它方式錄製。
5、圖畫:現成的圖片可用掃瞄器將之輸入電腦,亦可用繪圖軟體直接在電腦上繪圖。
6、照片:用掃瞄器將照片輸入電腦,若以數位照像機拍攝的照片,則可直接轉換到磁碟上儲存。
7、幻燈片 : 幻燈片的處理較為特殊,由於幻燈片的尺寸過小,必須用幻燈片掃瞄器, 將 其影像直接輸入電腦。較克難的方式,亦有將幻燈片先投影至白色投射幕上,拍成照片,再用掃瞄器輸入。
8、2D及3D動畫 : 以動畫軟體在電腦上製作。
9、影片:可將影片之播放設備 (如:錄影機、影碟機)與電腦相連接,再以軟體抓取其影像。也可將影片數位化,以電腦檔案形式存儲影片並可用軟體播放。
多媒體的多元觀
由於多媒體的多元特性牽涉到不同的學科領域,其慣用的專門名詞亦呈現多元而混淆的面貌,經常發生不同領域的人士雖然使用同一個名詞,卻代表著不同的意義,或者反之,談論相同的概念卻使用不同的名詞,這是初入多媒體領域的人所必須注意認知的。例如:談到『多媒體設計』一詞,電腦軟體科學界的人士往往指的是程式設計,而教學科技界的人士,則認為是多媒體教學與教材的設計。
又例如提到 『介面設計 ( Interface Design )』名詞,硬體工程界可能是指多媒體電腦介面卡 (如:視訊卡、音效卡) 的設計與製造,而軟體工程界則可能是指如何寫出電腦程式來支援人機的互動,而教學科技界卻偏向於:如何安排內容及其呈現方式來迎合使用者的認知與心智模式,讓使用者易於學習、吸收資訊。
又例如『多媒體系統 ( Multimedia system )』.一詞,硬體工程界會認為 『系統』是指多媒體電腦的全套硬體配備:而軟體工程界對於系統的解釋卻偏向於應用軟體和操作系統的統合,指的是多媒體的製作軟體、編輯軟體、到作業環境的一整套相互搭配的系統 ; 對於教育領域而言,該詞可視為系統化的設計流程,亦即從分析、設計、直到發展、應用、評估的一套完善的過程。
如上述的幾個例子可知,多媒體本身所包含的面向是如此的多元上,在不同領域之間也造成了許多溝通上的困難,而各領域對於多媒體的認知有極大差異,卻又極易誤認為自己的定義就是它的全部,以致於忽略了多媒體其它的面向,因此,對於初學多媒體套裝軟體的學習者而言,實有必要先從各方面去瞭解多媒體,方能知道自身所將學習的部份,在整個多媒體知識領域中的定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