遠距教學」之意義及其本質,因學者之間所強調的重點不盡相同,因此說法各異。美國教育部的教育研究與改進部門(The U.S. Department of Education's 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)認為遠距教育是利用通訊和電子設備,來使學習者能接受遠方的教學指導;學習者有能力與教學者或教學課程直接互動,並且有機會定期與教學者見面(Bruder, 1989)。而國內學者楊家興(民81)就教學的特質與實務的應用兩面,綜合定義遠距教學是一種利用媒體,突破空間限制,將系統化設計的教材,傳遞給學習者的教學過程。
由以上國內外學者對遠距教學的看法可以綜合得知:遠距教育是一種有系統的教育活動,教材與教學活動由教育機構事先製作完成,在教育的情境中教師與學生可以是分離的,在教與學的過程上可以是非同步的,透過科技媒體來連結教師與學生,並提供雙向溝通的功能,使得教師、教材與學生之間得以互動,而能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。
1.遠距教學的發展
隨著科技的發展,遠距教學從最早期的函授教學(Correspondence),到電視發明後的無線廣播教學(例如台灣的空中大學),到目前隨著電腦通訊設備的普及,以及網際網路的發達,所逐漸開展出網路大學或虛擬大學的教學系統。
早期函授教育由於只是單向教導,進度統一,與一般人閱讀書籍自修學習類似,所能達到的效果有限。到了收音機、電視(以及有線電視)教學時期,多元化媒體的特性,加上部份單元採取面授方式教學,進一步彌補函授教育的不足。
視訊傳播硬體設備改善、網際網路膨勃發展後,雙向的視訊教學、多媒體及互動式的電腦軟體設計、多人交談討論室、電子佈告欄(BBS)等,都讓訊息傳遞有了雙向互動的運作,直接改善了遠距教學的學習成效。這時,遠距教學才真正能夠成為獨立的教育模式,不再只是以補救教育、輔助學習的角色出現。
亞卓市是以前小學所註冊的一個學習網路平台。
http://api.educities.edu.tw/
全球第一網路教育城市__亞卓市
亞卓市(亞洲卓越城市之意,讀音接近EduCities)是全球第一個網路教育城市。它是網路學習社會的雛型,是一個以教育為宗旨、以城市為架構、以市民為參與者的虛擬城市。
亞卓市為大學學術追求卓越計劃「學習科技 --主動社會學習及其應用,從台灣到全世界」的研究平臺,經國科會與教育部指導,目前由中央大學與中華電信共同經營與合作推廣公益之教育平台。亞卓市致力於服務國中、國小學校師生、與各縣市教育局,並辦理網路學習活動、公益演講、教師研習等相關網路活動推廣,鼓勵市民積極參與有益活動。
亞卓市自2000年1月5日開市以來,扮演從真實世界到網路虛擬環境的橋樑角色,提供教育的活動與學習的內容,它以實體世界的城市組織架構,對應網路上的虛擬社群,增強使用者在網路上學習的真實感。亞卓市平台為教育與公益性質,希望小學生經由班級網路經營活動讓實體的學習延伸到網路互動,師生製作分享作品,也將許多優質的數位內容讓中小學師生更深入認識。
亞卓市主要目的在於:讓市民體驗虛擬與實體世界的學習與生活經驗,希望讓每一個人成為終身主動學習者、使學生成為健全網路公民、肯定每個人貢獻的力量。亞卓市提供網路學習新模式,培養學習者新世紀所需能力,把亞卓市的經驗推廣到全世界,使台灣成為全球網路學習社群的發源地,成為跨國教育改革運動、學習科技的典範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